1、道路外交通事故责任怎么样认定
道路外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一般依据事故现场勘查、证人证言、有关证据与交通法规进行综合判断。
1.在认定过程中,交警部门会详细调查事故发生是什么原因、经过及后果,剖析当事人的行为是不是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,与其行为在事故中所起有哪些用途大小。
2.会考虑当事人的过错程度,如是不是超速、酒后驾驶、闯红灯等违法行为。通过这类综合原因的剖析,交警部门会出具一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,明确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比率。
2、事故等级划分及认定时限
交通事故依据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程度,被划分为轻微事故、一般事故、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个等级。
1.轻微事故:导致轻伤1-3人或财产损失机动车辆不足1000元、非机动车辆不足200元的事故。
2.一般事故:一次导致重伤1-2人或轻伤3人以上,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。
3.重大事故:一次导致死亡1-2人,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,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。
4.特大事故:一次导致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,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,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,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。
除此之外,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有肯定的时限需要。
轻微事故需在5日内作出认定,一般事故需在15日内,而重、特大事故则需在20日内。若因事故情节复杂没办法按期作出认定,需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,并分别延长相应的时限。
3、责任重新认定与推定规则
1.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的,有权在接到责任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。
2.上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,应作出保持、变更或撤销的决定,并准时向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公布重新认定结果。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为最后决定,当事人应尊重并同意。
3.在责任推定方面,法律快车提醒,若当事人逃逸或故意损毁、伪造现场、毁灭证据,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没办法认定的,应负全部责任。
若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准时报案,致使责任没办法认定的,同样应负全部责任。若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准时报案,致使责任没办法认定的,则应负同等责任。
4.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、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,机动车辆一方一般应负主要责任,非机动车辆、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。这一推定规则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,确保交通公平与正义。